Naive Wang's Nowhere Land

My personal blog

花朵快快长

我一般从来不看新闻,前一阵电报上的数字时代推了个新闻,说是北大有个女的自杀,大陆封锁消息,然后我们(数字时代)就给备份了。这个新闻本身写得相当辛辣,试图煽动每一个读者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之后这个新闻在大陆之外的各种网站上出现,香港的网站上借此机会抨击大陆,翻墙出去的大陆网民开始大肆宣扬女权主义,等等。总之,这个新闻发酵之后并没有人去理性思考这个事件本身,以及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连带产生的消息封锁,媒体扇风点火,读者冷嘲热讽这些现象本身;而是继续顺坡下驴,借着事件自私的发表自己个人的观点。他们似乎并没有尝试化解矛盾,而是希望出来某个「正义之子」把那个小子搞死。

这个社会简直糟透了,每个人都在拒绝分享,拒绝交流,拒绝和解,只顾着自己眼前的蝇头小利,只顾自言其说。这就像极了这一阵玩的POSTAL2,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但是没想到人类能发展到这般地步,妈耶,没救了,因此主人公Dude用七天把世界给灭了。这个游戏你可以不杀一个人通关,躲开每一个持枪的狂热分子,也可以一上来就搞死眼前的所有人,拿刀把他们切成山楂卷一样的东西,用脚踢开。但是当时我只有桶汽油,就把这些人给点了,我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在着火之前咒骂着我,着火之后高喊“谁来救救我!”,然后在火中死去。从周一到周五,你的任务是买牛奶啦,到银行取钱啦,去挑圣诞树之类的小琐事,但是整个游戏里面的社会背景,跟现在这个乌烟瘴气的现实完美的同步了。因此POSTAL这个虐杀游戏系列在第二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个游戏给予你重新选择的权利:来吧,你现在无所不能,可以起死回生,放手去干吧;又抛出问题,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本来可以一个人不杀通关,你为什么杀了一千多个,还点爆了无数辆汽车呢?大家就不能和和气气的吗?我思考着这些问题,从剧情里的星期一玩到星期日结束,的到了这样的结论:首先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感觉很爽。事实上,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好人,我发现我遇到意见不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和解,而是先把对方灭掉,跟上面那个新闻的读者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但是到这里,我发现我在试图分享,试图交流,试图和解。有一些自身的事情被我自身觉察到了,我首先认识了什么是「恶」,之后才会去想什么能够定义为「好」,产生一点理性的思考,我觉得「好」,别人也觉得吗?比尔·道格拉斯的童年三部曲最后一部《回家的路》讲述了一个男孩与自身的的和解,并尝试接受外部世界,非常暖人;而POSTAL2也达到了类似的效果,非常温馨,玩家在游戏中得到了自己和自己的和解(因此POSTAL的开发者一定是热爱和平,积极向上,就跟小学思想品德里描述一样的这么一帮人)。和解之后,我认识到,原来我就是这么的卑鄙无耻啊,就像窦唯的“噢,我的天,高 级 动 物”,不过没办法喽,毕竟我比较怕死,只能姑且活下去;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卑鄙无耻,上帝可能真派个Dude过来把我们全灭掉,这不好,我年纪轻轻,还没找过女朋友,现在死太亏,那首先,我自己收敛点吧,因此我退出游戏,打算拥抱世界了。

所以我当时看见这个新闻出来,又发现周围的声音是“幸好事情没发生在我身上”,就不是非常舒服,又说不出什么,但是有人把自己搞死了总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我总想着要做点什么,但又想不出来,批判,批判什么?人都他妈死了,还批判什么?姑且管好你自己吧,我这样想着。但还是要记录点什么,毕竟在这个Connection Refused已成常态的世界上,如果我不做点什么,就再无来者了。哦,标题啊,POSTAL2里你可以朝别人尿尿,这个时候他会说:花朵快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