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
什么是辩论赛,什么是辩论。大概马上就想到了两排桌子,每边几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掀桌子打一架。
策划人一定得出这么个问题:多方向的答案,然后选互相矛盾的两个方向,通常是:这个东西该不该,对不对。于是两帮大声嚷嚷半天的人并没有就辩论的问题有一个确切而合理的答案,唯一的结果是:正(反)方获胜。因此辩论赛的意义不在于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是非”,而在于这个激烈而短暂的过程中,谁更有说服力,跟口才有关了。
大多数问题都是多方向的,你这样行,他那样也可以,它嘛…呃,也总归说得过去。于是乎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经历都能得出不算太完美的的结论。
所以这个世界上总有个家伙不经意间抬了你观点的杠。
好了,有一天,你忽然发觉自己好像得出某个真理,你激动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就让全世界知道,把你的真理塞进每个人的大脑。
你开始行动。首先你激动地告诉跟自己相当熟的人,他们大多数跟你相仿,于是对于你的“真理”,他们表示认可,甚至大肆赞扬:“哎卧槽,太他妈对了……”。
可是你并不甘于让这些人产生共鸣,劳资这发现的可是全宇宙真理啊!于是你继续去安利那些和自己关系一般的的家伙。
你以为他们也会激动地热泪盈眶。
你看见他们一个个挠着头,倒吸气左思右想,最后咂咂嘴,说道:“好像有点道理”….有甚者直截了当的跟你讲:“欸…不太对啊,你看我就bulabula”你忍住愤怒,听完那家伙的经历,心想:你懂个海参…
总而言之,你还是相当有素质的,耐心地听完这个违背真理的事实,然后又苦口婆心地教育对方,给人家安利你的经历,还特地把关键时刻给强调了一下,细节给突出了一下,好给人家一种亲身体验的感觉。然后又把他的经历给反驳了一遍:你活的那点东西,跟劳资不沾边。最后,人家终于点点头,嗯,有道理。
你满头大汗地回到家,心想,妈的,这些人咋就这么不开窍!
然而接下来是告诉自己的熟人:死对头。为了增大说服的几率,你精心地把自己的经历重新编排了一遍,又找了一堆别人的故事,俗称引例。在这之间,你不仅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故事,更多的还是让你相当头疼的荒诞故事,你开始思考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存在的理由——要知道,你要的并不是说服别人的快感,而是让更多的人发现真理。
你越想越沉默,并且去寻找更多的现象,不过此时已经不是去找引例,而是去面对一切现象:符合的,无关的,不符合的。
你开始想着去完善自己的真理,但这似乎是个无底洞,越来越深,越来越普世。
你已经完全沉浸在完善真理的进程中,还说服别人,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还要学习一个!
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人敲门。你打开门一看——你的死对头正满眼放光地看着你。 你被那家伙的反常举动一下子弄蒙了:他见面怎么不骂我…. 突然,他开口了。
“我发现一个真理!”
“啥?”
“真理啊!”
“啥真理,你这个疯子…”
你听着你的死对头把论据,以及这个“真理”本身很详细、精彩地讲解了一番。
跟当时自己得出的那个玩意儿一模一样!
你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放你妈屁,一派胡言…”
“那你他娘告诉我到底哪有问题?!”
“无可奉告!”
by Kook 20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