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余华
一直觉得,考完了,离家上大学了了,终于拥有自己的人生了,可是呢,乐观的假设笔者能活到九十岁,他妈的,人生已经过了20%,何况叔本华曾提到过,年轻时时间过得慢,而中年时间会过得快,所以说对于主观而言,我的人生已过了不止20%,况且不在理想状态下,而是在天朝的生存压力下……笔者在此不再推断。
可是我还是有半杯水的呀!抛开上一个十八年半,六十天之后,笔者终于找到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啦!思维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比如,笔者在高三上半年期末考复习期间设计出了SC的电梯电路,还有高三整一年物理课上各种胡思乱想等等,然后我就跟俊衡探讨呀,再然后我就挨损呀,诸如“你学不学了”之类不绝如缕,朗朗上口。笔者曾奋力用嘴巴抵抗,结果是被拧着胳膊,弓着腰,听见一声声“你敢不敢了”
说起我的好(彪)同桌俊衡呀@俊衡,其实坦白而言,我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他喜欢篮球还经常看比赛,我只打乒乓球;他喜欢听民谣,我喜欢纯音乐;他喜欢健身练拳,笔者曾经扬言“我要是当年练一身好功夫,我砸死你。”然后笔者就惨遭蹂躏了,我喜欢搞些与学习以外的东西(当然与学术为主),曰“浪费时间”,结果呢,我们关系后来铁的很(他不承认),因为在一起奋斗过吧。在这里,笔者祝你报考顺利,并呈上最衷心的祝愿和未完的《十个词汇里的俊衡》
笔者曾经设想过大学应该怎么过,最好是上个最喜欢的专业,然后兴趣+努力,干出点成果。可是笔者现在只能主修化学,离电子还是很远,不过笔者考虑过“等上大学再说”,想必笔者这学理的脑子,虽然外存是IDE接口的老硬盘,背书不行,但是C核和G核那绝对是E7和Titan,灵感时再来个Turbo boost,那可绝对杠杠(吹出来)的……总之,别把时间耽误在别人的代码上,料理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笔者相信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有收获的。
最近,最让笔者头疼的,除了笔记本,那就是笔者曾经扬言要……可是呢,都放假一个月了,笔者依然是孤独了人生的20%多。笔者不善与女生交流,因为我小学有不可磨灭的记忆(只能坦白到这里了),一开始笔者还不以为然,后来,自从看了俞敏洪的励志书,上面讲,你不主动去追,怎么能凭空得到?于是深思熟虑,准备摆脱单飞,昨天好像发毕业照了,当笔者翻到最后几页,脸上立即露出充满希望(猥琐)的表情,原来你们在这里呀!嘿嘿嘿,等老夫仔细观瞧…… 每次看余华,都想写点东西,不知道是华哥文笔太挫,给我以动力,还是我们思想上有些相似的东西达到了共振的效果,总之《在细雨中呼喊》写的不错,免费就好,感谢余华。